雖然現在的生活被部落格與瑣事佔滿,但仍不忘做做設計,因為我是設計師,骨子裡流著設計的血,永遠都是。而去年年初默默展開的設計案已開花結果,是與位在南方澳The New Days日新大飯店的新單車品牌about_to: bike合作,設計了一輛城市自行車,也實現了榮幸的設計夢。
“ 從愛上設計那刻的我們
心中總有一股使命
想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即便是微小不到的事物
也足以滿足因為我們愛設計、愛一種生活、也默默追求著….”
關於 about_to: bike
先說說The New Days日新大飯店吧!這間飯店以落成將近兩年的時間,經營者Yuan和Miki 實踐了當年大學時期的研究,投入南方澳當地觀光產業,從地方開始慢慢茁大,一步一步地將腦中的生活藍圖實踐,而about_to: bike便是其中之一。
對單車沒有太多研究的Yuan,找上我的原因很簡單,因為我喜歡騎單車,剛好也是位設計師,幻想著有天能自己設計一台,於是給了我這個機會。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是我們對於單車的想法很一致,對單車抱持的態度都是簡單輕鬆就好,不需要搞得太緊繃,也不一定上山下海環島才叫做騎單車,出門買個菜,去街角吃個麵都能騎,且這樣才是我嚮往的生活。
因此,第一台車選擇了小輪徑的樣式,希望這台車看起來是平易近人的,任何人都能輕鬆駕馭。並在這樣的架構下,開始著手設計:
【車架與龍頭】
兩個物件決定了騎乘姿勢的制定,而騎乘姿勢也與單車用途有很大的關係,廣義的來說,強求速度的單車,為了減少風阻,騎乘姿勢較低,而一般優雅的城市車,講求舒適,因此騎乘姿勢較高,可以抬頭挺胸悠哉悠哉地騎。但20寸小輪徑的車架比例與標準700C的尺寸不同,若講求舒適姿勢,車架比例都很特殊,若講求漂亮的車架比例,則非大眾都能駕馭。
因此,我們做了這樣的改變:
【車架】
保留單車基本的形體,在最舒服的視覺呈現與騎乘姿勢調整出最適合的比例。而一設計師莫名的堅持與龜毛這時候就出現了,為了讓上管與後叉的水平以及立管與龍頭的水平,花了好大一番功夫才找到。
我知道你一定看不出來,所以我標出來給你看!設計師的毛就在這兒!
上管(up tube)與下後叉(chain stay)兩者橫向的水平
座管(seat tube)與頭管(head tube)傾斜的水平
剩下的細節與祕密,我不能再透露更多了!!
【龍頭握把】
其實這支車架能有很多樣的變化,因此私心地很想將它打造成小輪徑公路車的樣子,搭配復古式的低姿龍頭和彎把,表現古典與競速的風格,不過這樣跟品牌的形象不太符合,也有違舒適騎乘的定位。於是挑選了與接近心中理想設計的平把與握把,兼具簡單乾淨的外型與舒適的握感,讓平時沒有騎單車習慣的人們也能輕鬆上手。
車架與龍頭訂下來了,剩下的都容易許多。
【煞車變速】
基本的六段變速與前後煞車,沒什麼好說,功能足以,城市與郊外都能應付。
【坐墊】
因騎乘姿勢較高的關係,許多重量都是由屁屁來承擔,因此選擇座面大的軟式坐墊,讓屁屁舒舒服服。
【土除與輪子】
我們沒有想要耍帥(雖然說它看起來挺帥的),而是希望這台車能成為生活中的幫手。土除可有可無,但下雨你就知道,你不能沒有它。
輪組選用20寸451規格的小輪徑,搭配內側膚色復古外胎,讓輪子看起來更多細節。
【腳踏】
踩在腳下的東西也不馬乎,據說這是所有零件中最不符合成本考量的一個之一,但小細節值得我們投資與堅持。
【Logo】_ :
底線與冒號,所代表著about_to: bike作為觸媒,帶動人們對生活做出改變的媒介,是充滿想像空間了,因此底線與冒號,加上中間的空白,是不希望局限住任何可能性,並希望大家自由發揮,適時提醒:是時候該( )了。
【製造生產組裝】
皆來自台灣。
身為自行車製造大國,技術生產無可挑惕,至於設計與美感,有我們替各位把關。
圓了設計的夢
想當初大學時期看著班上的同學雄心壯志設計單車的帥勁,的確是有那麼一點羨慕與佩服,不過那時候的我對單車的熱情有限,做起來可能有氣無力的,怎曉得日後會投入單車族的行列,還設計了一輛單車,正在宜蘭南方澳的路上跑呢!因此,很感謝Yuan與Mik給予這次機會,一圓單車設計的夢。

喔對!除了部落客之外,我也是位正港的產品設計師!


想買嗎?想騎嗎?
這單車目前正在南方澳The New Days旅店,以租借的方式讓住客租借使用,提供旅者用不一樣的速度來感受南方澳這小漁港,看看熱鬧的魚市場、寧靜空靈的海灘、壯闊的跨海大橋與需要一些運氣的日出,抑或在回程前到單車店二樓的咖啡廳裡喝個手沖咖啡和糕點,身心靈都充實了再回去。
北部的朋友可以到朋丁(為在中山北路的咖啡藝文複合式空間)看到實品,因為
It’s about to… 是時候…
我知道台灣的單車百百種,訴求也千萬種,也明白這輛單車一定無法滿足所有人的胃口,但我們有自信試著用生活的角度切入,透過這輛單車喚起大眾不同的觀感,將旅行中所體驗的美好也帶回日常生活中,就如同品牌所發出的聲音:
獻給喜愛美麗事物的大家,希望大家會喜歡這次的分享,也期許自己能帶給大家更多單車相關生活與旅遊資訊。
人像攝影:享象/Sidean PhotoXDesign 單車細節照片:由The New Days提供
延伸文章:
about_to: bike 咖啡廳
The New Days 旅店
朋丁咖啡
更多設計作品集(coming soon)
Follow FB : It’s my pleasure
Follow IG : @imp.jamie
更多文章:
【苗栗】勤美學CMP Village 夢幻營地
【宜蘭】開始:器皿烘培室
【宜蘭】來去宜蘭南方澳住一晚The New Days 日新大飯店
【冰島】冰島人氣旅館 KEX Bar/ Hostel
【台中】踩單車帶你看更多的台中
【台北】陽明山好樣秘境VVG Hideaway
【台北】六張犁苔毛咖啡|古道具delicate
【台北】Miopane 天母人最愛的烘培坊
【韓國】首爾鐘路三街|Makers Hotel 英倫風旅店
【韓國】首爾北村|傳神寫真물나무
資深產品設計師|It’s my pleasure 部落格經營者
台北俗,喜歡設計、生活品味、單車、旅遊有獨到見解,2017的新希望是到下雪的地方吃冰淇淋,目前身兼十八般武藝,不但做產品設計、客座講師也做行銷企劃與專欄作家。
Pingback: about_to: bike 咖啡廳|南方澳小旅行攻略 | it's my pleasure
Pingback: about_to: bike 咖啡廳|南方澳單車旅行攻略 | it's my pleasure
上管和後下叉均維持水平,這樣的結構倒是第一次看到呢
還請多多給予指教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