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起來,2014年的這場探險,也是一趟說走就走的旅行。
西伯利亞,一個熟悉的名字,卻又完全陌生的地方。
Wentine 問我,要不要一起搭乘西伯利亞鐵路橫跨歐亞大陸。想了想,現在不做,以後大概也沒機會了。
匆匆做了決定,約好日期在莫斯科會合,再來就是一連串的準備工作。
不得不說,這真是一趟困難的行程。臨時起意的旅行,關於機票的訂購以及轉機,急件申辦簽證(俄羅斯的簽證比想像的更難申辦),加上緊迫的時間。
雖然趕在最後一刻辦妥了一切,但一直到出發前仍很不安。
從英國出發的他,目的是回家。
從台灣出發的我,那時算是一場探險吧。
8 / 5 台北 – 北京
8 / 6 北京 – 莫斯科
為了轉機,於北京過境了一晚,無暇欣賞北京機場的宏偉,只求能順利出發。至於這之中的奔波和折騰,又是另一個故事了。(奔波到無暇拿起相機拍照了)
班機傍晚抵達莫斯科Sheremetyevo Airport,心中的石頭算是放下了一半(另外半顆在確定通過眼神兇狠的海關之後)。
機場實在是稱不上氣派,甚至是有點陳舊。難怪走在我後方的中國大叔抱怨連連 (笑)。
值得慶幸的是對外交通方便,搭乘機場旁的Aeroexpress半小時即可抵達市區轉換地鐵,對於語言不行的外國旅客而言,循著鐵路符號前往搭車實在簡單多。
抵達市區轉地鐵,這又是一段艱辛的過程了。
雖然莫斯科地鐵四通八達,班次頻繁,但是對於初次抵達的旅客而言,街上沒有明顯的指標及建築物,迷路是難免的,加上俄羅斯幾乎沒有英文,只好盲目跟著人潮走,地鐵入口就在街角門廊下,核對著看不懂的文字,買了票,數一下經過站數,確定月台方向,上了車,轉了線,然後再次迷路。

對於不識字的我而言,實在很難找到這樣隱藏於街角的地鐵站入口。
幸好,透過了Google以及提早兩天到達的Wentine 所傳的照片,仍是找到了Hostel,在一連串的不確定之後,終是跟旅伴碰了面。
餐館裡,坐在我對面的是這次的旅伴Wentine,一個人隻身從英國返回台灣,跟我碰面前,已經由陸路橫越大半的歐洲,現在抵達莫斯科。
趁著餐館打烊前,我們聊著準備這趟旅程的大小事,各自發生的困難,笑著彼此的瘋狂。
的確,沒有多少人會選擇用這方式返家,也沒有多少人會半途加入只因為西伯利亞鐵路。
晚餐後撐著長途飛行後的疲困,到紅場散步。腦海中曾經想像的畫面真實呈現眼前時,一切的疲勞似乎都不算什麼了。

這次的旅伴Wentine,一個人隻身從英國返回台灣
夜晚的紅場人群不多,國營百貨依舊燦爛。
是不是曾經在哪部電影看到這樣的場景,而我現在就在電影裡。

入夜後的聖瓦西里主教座堂。
Anyway, 終於是來了,這個不太適合自助旅行的國度。我說,這是強迫我自己離開舒適圈的一趟旅行,多虧有她,我才能成行。
Hello~ Wentine,上次見面已經是在法蘭克福機場的事了。
/
圖文/ Tien
/
延伸閱讀
Pingback: 輝煌的權力核心|探訪克林姆林宮 | it's my pleasure
Pingback: 莫斯科的週末日常|傳統市集和地下宮殿 | it's my pleasure
Pingback: 西伯利亞鐵路|第一天,逐漸遠離 | it's my pleasure
Pingback: 西伯利亞鐵路|第三天,怎能不愛旅行 | it's my pleas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