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投一直以來以溫泉、自然景觀為名,從日治時期就是休閒娛樂的好地方,今日仍許多觀光客甚至台北當地居民都喜愛到此地遊玩,到底什麼樣的魔力讓人想一去再去,快跟著Jamie和Klever e-bike來一趟北投輕鬆單車旅行。
住在新店的Jamie總覺得台北北區有幾個地方如北投、天母、關渡總充滿環境清幽、鬧中取靜等令人響往的色彩,不過那有點距離又不是太遠的路程,每次都不知道該騎單車好還是做捷運比較適合,因為捷運能快速地到達站點,但每個餐廳和景點之間來回路程也是讓人腿軟;相較於單車,雖然需要靠自己的體力與時間到達,但途中悠哉輕鬆的感覺卻是難以比擬的極大優勢。而這次因為有klever e-bike電動自行車的贊助,完全無須擔心腿力不夠,即使目的地是地勢高低起伏明顯的北投區域,當然連考慮都不用考慮,直接選擇跳上電動自行車直衝囉!!
行程規劃:大坪林捷運站 > 河濱公園 > 地熱谷 > 北投溫泉博物館 > 北投圖書館
交通工具:Klever 電動自行車
第一站:地熱谷
首先來到位在北投中山路的盡頭的地熱谷,地熱谷的硫磺煙霧景色擁有「礦泉玉霧」的美稱,是日據時代台灣八勝十二景之一。走進地熱谷,視覺、觸覺、嗅覺都能馬上感受到明顯的不同,其不時散出的煙霧、熱氣與琉磺味都是難得一見的奇景。
聽說在尚未規劃前,大家可以走在地熱中煮溫泉蛋,不過為了民眾的安全與自然環境的維護重新整治建設園區步道,完成更舒適的旅遊空間,雖然少了過去與自然奇景無距離的接觸體驗,但在這樣的規劃下才能保護溫泉水質不受污染,讓自然景觀得以永存,讓更多人看見。
慢慢的將單車牽進園區,靜靜地觀賞白煙從地底冉冉升起,很難想像過去人們是如何利用這裡的自然熱能轉換成所需的能源,也為大自然的神奇力量感到肅然敬畏。
電動自行車與電動機車不同,仍需透過腳踩來前進,
但電動自行車能根據踩踏的轉速給予最適當的動能輔助,即使這兒的上坡與地勢有些陡,
在動能的輔助下,面對30度的陡坡也像在平地踩腳踏車一樣輕盈。
地熱谷 台北市北投區中山路 週二~週日09:00至17:00。 週一關園進行清潔維護(如遇國定假日則照常開放)。
第二站:北投溫泉博物館
觀賞完地熱區,沿著北投公園方向滑行到昔日的溫泉浴場—北投文泉博物館,了解當地的溫泉歷史與發展。北投從日治時期就以溫泉鄉聞名,當時日本政府為了提升民眾高品質的溫泉浴場而興建此地,提供完整的休憩、娛樂、餐廳場所,讓此建築在北投溫泉史上成為極為重要的代表性建築,而博物館一直到1998年修復後才開放參觀,並列為國家三級古蹟。
紅磚屋瓦、傳統日治時期建築的宏偉的外觀,遠遠的就可看出當時繁榮奢華的氣勢,裏頭的設計風格更是不能小覷,尤其地下二樓歐洲風格的溫泉大浴池,受到歐式設計的影響,重現宛如羅馬大澡堂般的氣勢雄偉,看著看著讓Jamie也好像回到過去,體驗看看泡大澡堂的感覺!
外型由法國知名設計師Adriana Monk所設計,有著如天空飛揚絲帶般的流動線條,
與後方傳統日治時期建築形成強烈的巧面對比。

這兒的下坡有點抖,好在有油壓式碟盤煞車,給予更加靈敏且直接的煞車反應。
油壓式碟盤煞車,給予更加靈敏且直接的煞車反應,需多熟悉煞車手感
前後避震器,面對各種路況提供更加舒適的騎乘感受。
北投溫泉博物館 上午09:00至下午05:00;週一、國定假日休館 台北市北投區中山路2號
第三站:北投圖書館
繼續往下走,來到座落在生態環境多元豐富的北投公園裡、有著全台灣第一座綠建築圖書館之稱的北投圖書館,享受綠樹與書本佈置而成的超自然系圖書館。
很早就知道這座圖書館,許多年前曾慕名而來,一直到現在仍是心目中數一數二美的公家圖書館之一,其大量的天然木材與自然採光,加上巧妙地向大自然借景,讓四周的茂密的林木順其成為建築的一部分;加上多種不同選擇的閱讀空間,不論一人閱讀還是開放式閱讀大桌皆應有盡有,讓每個大小朋友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閱讀環境,盡情沈靜在文字的世界。
榮幸最推薦的不是室內座位,而是要走到門外的戶外座椅,因為這裡可 直接迎著歷經綠樹過濾的涼風感受自然芬多精,零距離享受書香與綠意融合的森林浴,才是到北投圖書館最道地的閱讀方式!
從遠方看起來,就像一個超巨型的樹屋,讓人好想親近。
停好車後,按下防盜鍵,取下電子顯示器,
啟動防盜功能,讓您放心的到處走走;
可調式坐墊,各種身高都能舒適騎乘。
台北市立北投圖書館 週二至週六:8:30-21:00;週日、週一:9:00-17:00。臺北市 北投區 光明路251號
移動=休息
偏愛自由行的Jamie旅行最害怕的就是走太遠的路和不停地尋找咖啡廳休息,但有了電動自行車的陪伴,省去機車的沈重機械感和油耗廢氣,多了輕巧省力又環保的移動力量,好讓雙腿儲存下一個景點跑跳的力氣,讓移動就像休息一樣,容易又方便。最大的缺點大概是電池與車身的重量,在無動力供應下牽拖時,比一般單車多了馬達的阻力,顯得較吃力。
電動自行車助陣、輕鬆行
這回有電動自行車跟我一起完成北投的一日小旅行,彷彿帶著一台小巧的輕型機車。多了神奇的電力輔助實在方便的讓很想永久的保存下來以備不時之需,尤其小輪徑的車型便於自在穿梭和停靠,非常適合在北投這樣有許多上下斜坡地勢的地方騎乘遊玩,另外,在充飽電的電力情況下,供應中長程路途也不成問題。
相較於單車文化較成熟的歐洲國家如德國、荷蘭,電動自行車已是非常普及的交通工具,相信有著單車王國、致力於發展單車文化的台灣,在不久的將來也會有更多的電動自行車出現在路上,尤其夏天要到了,頂著大太陽吃力得騎上坡,還真的挺讓人擔心,不過現在有了這台就不用怕了,你說是吧!
更多關於電動自行車:
Pingback: 天母人:全台北最好喝的咖啡就在這|GOODMAN Coffee | it's my pleasure
Pingback: 體驗超乎自行車的騎乘樂趣 “Klever e-Bike” | it's my pleasure
Pingback: Klever E-bike|一個老弱婦孺挑戰武嶺的感人故事 | it's my pleas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