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車品牌
Comments 5

體驗超乎自行車的騎乘樂趣 “Klever e-Bike”

今天很開心受邀Klever e-Bike體驗電動自行車,感受一下不同自行車文化的騎乘感受。對於電動車的經驗榮幸我並第一次,在三年前遊玩東京時就是租用相似類型的小輪徑電動自行車代步,意外的讓我在坡道許多的六本木地區輕鬆自在遊玩,方便快速的跑遍所有想去的地方。

|關於電動自行車|

電動車在歐美與日本較先進國家已風行許多,適用於各種路況與更廣的年齡層,對於習慣項單車做為交通工具卻因體能無法配合的高齡者來說,實在是一大福音,在日本對許多年輕媽媽們來說,也是最適合載著小寶貝一起通勤的好幫手。但在台灣大家對電動自行車有種誤會,總認為是個作弊的玩意兒,但事實上仍是需要腳踩前進,動力只是輔助而已。

而這次體驗品牌Klever e-Bike (光聯輕電)是由台灣光陽工業所投資的新事業群,以設計研發電動自行車為主,為求創新與品質,找來法國知名設計師Adriana Monk合作操刀自行車的外觀設計。大家可能沒聽過Adriana Monk,但她曾經合作的客戶都是家喻戶曉的大品牌,例如BMW、Jaguar等等,是位經驗豐富且有天份的女性設計師,不過這次自行車設計對曾多次接觸交通設計的她來說卻是個特別的挑戰。

csm_Q_dock_side_view_c8862ec5e9

|Klever 設計|

自行車的設計已有許多年的歷史,許多結構與零件都已有完整的系統與公規,且不同於其他交通工具,自行車大部份的零件都是外露,使得其功能與結構直接影響外觀造型,因此看似簡單實際上卻極為複雜。但聰明的Adriana Monk利用宛如天空飛揚的絲帶轉換成車架的主體線條,將細膩而富有美學的想法為單車注入新的生命,不但跳出傳統框架,更獲得國際大獎IF的肯定與市場的注目。

IMG_0574

|台灣高品質研發|

為了保留設計原創,以半訂製的方式開發專屬於Klever e-Bike自己的結構與產品,尤其是核心心臟:動力系統。不同於其他廠牌,Klever所採用的動力系統皆是由台灣研發,搭配特有的車架造型以確保品質與品牌競爭力,讓產品完整度更高。

IMG_0617

一直以來我都喜歡黑白的搭配,呈現出優雅俐落的現代感,配合電動自行車的科技先進印象加分不少。

IMG_0630

許多電動車因使用非自家動力系統且無整體設計開發,因而偏好將電池在藏看不到的地方來營造不存在感,所以我特別欣賞Klever大膽地將電池融合造型並設置在最明顯的位置,優先考慮使用情境融入於產品設計,讓電池方便取下充電又不顯突兀。且經過多的防水測試,不論颳風下雨都不用擔心漏電的問題,還有免費維修服務。

IMG_0608

|配置與功能|

左右把手分別是十段變速撥桿與小巧可愛的鈴鐺與顯示面板,顯示面除了顯示電量與時速外,也可觀看每次騎乘的里程、總里程。取下車後還有防盜的功能,相當貼心。

IMG_0580

IMG_0579

IMG_0616

十段變速加上直覺性強的油壓煞車、碟煞盤、前後避震器,還有續電力80-90公里的電力輔助,頓時覺得像我這樣的軟腳蝦從公館直接衝烏來看瀑布都不成問題(看來環島有望)。

aIMG_0687

實際測試30度上坡,輕鬆保持穩定的速度。(趁沒人的時候偷偷在牽引道試感覺,還是鼓勵大家遇到牽引道要下車用牽的唷!)

IMG_0613

煞車採用碟盤,讓前後輪煞車更加靈敏,當按壓煞車把時馬達也會自動斷電牽引。安全上沒有顧慮。

IMG_0593

IMG_0621外觀上唯一的小缺點是為了配合這些電力加上原有基本功能的線路,把手處顯得有些零亂,但巧妙的運用一條鮮明的淺綠煞車線,將視覺到導向到明顯的地方,乍看以為只有一條線而已(設計小撇步,大家要學起來)。

IMG_0625

而我最喜歡的地方,就是這個極簡到不能在極簡的鏈條蓋了,一片鐵材,切割挖空減少重量,兩次彎折加工,一個螺絲固定,看似不起眼,卻是充滿設計製成思維的地方。

IMG_0581

Q系列車款的標示

IMG_0628

關於焊接位置,有些人喜歡保留魚鱗焊的原始樣貌,認為從魚鱗焊可以看處製車焊工的細緻度,但有些人喜歡將其磨平成沒有痕跡的樣子,讓自行車架的簡單的流線說話。從這台車身上兩個特點都有保留,前方頭腕處特地將焊點去除,製作出非規則圓管的造型,增添流線感,而在接近五通與其它地方則保留魚鱗焊痕,做為工藝與結構強韌的表徵。不過榮幸我還是喜歡沒有焊點的樣子,尤其搭上這些不規則管徑的折線造型(一般比較常出現在汽機車設計上),從明顯折線漸漸消失的曲面結合,微妙的視覺與觸感立即喚起心中的設計魂。

aIMG_0846

另外一個貼心的小設計則是這組可以用腳踢一踢就可摺疊的腳踏板,對於室內空間有限的使用者來說挺好的。

aIMG_0861

|試乘心得|

試乘這幾天只是在河濱的一般道路騎乘,因此很少需要用到最高的動力輔助模式,通常都調至LOW模式就已適用於上述的路段,此模式動力給予的感受也不會太突兀像有人在後面那樣推你的感覺,而是順著踩踏的速度與力道調整,若忽然遇到大上坡時只需要長按顯示面板下班的按鍵,即可快速且短暫的提供大動力輔助,過了急陡坡後放開即可。

IMG_0637

aIMG_0792拷貝

對我來說騎乘姿勢與舒適度是沒話說,因為小輪徑而帶來的靈敏性,增加在都市騎乘的靈巧度,起步、上坡的優勢是其他單車沒有的,或許對年輕的單車客來說不是太重要,但對於家裡的爸媽甚至是阿公阿嬤來說,卻是一個讓親愛的家人重新拾回自由騎乘樂趣的好機會。

那天,我騎在往寶藏巖的路上,當我以正常的腳踏頻率前進時(時速直逼30),忽然一位裝備齊全的阿伯從後方逼近至我旁邊並排忍不住問為什麼都不太動卻跑這麼快,原來是害他自尊心受損了(哈),我告訴他是電動車啦!他開心的笑說:喔!那你也可以騎去貓空都不會累內!下次一起騎阿!(咦?阿伯是在約我嗎?) 還好我快到寶藏巖了,不然可沒完沒了。

aIMG_0817

aIMG_0808拷貝

更多關於電動自行車:
Klever e-bike輕鬆踩|北投單車一日輕旅行
單車遊記|一個老弱婦孺挑戰武嶺的感人故事

more info. :
Klever e-Bike Facebook
Klever official website

全國展示試乘購買地點資訊
Klever e-Bike 客服專線 02-80763968*66

5 Comments

  1. Pingback: 天母人:全台北最好喝的咖啡就在這|GOODMAN Coffee | it's my pleasure

  2. Pingback: Klever e-bike讓您輕鬆踩單車遊北投 | it's my pleasure

  3. Pingback: Miopane 天母人最愛的烘培坊|騎Klever吃早午餐|自行車友善餐廳 | it's my pleasure

  4. Pingback: 單車遊記|一個老弱婦孺挑戰武嶺的感人故事 | it's my pleasure

  5. Pingback: Klever E-bike|一個老弱婦孺挑戰武嶺的感人故事 | it's my pleasure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