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農家樂,是中國大陸廣泛分布於城市近郊以農業和鄉村消費為特點的旅遊、娛樂、休閒度假的場所總稱,也是對近郊休閒度假方式的總稱。多半具有傳統典型的中國鄉村特色,體驗內容與台灣休閒農場很像,可以去摘摘瓜果蔬菜、登山踏青、山野垂釣、品嘗在地農作的農家菜飯。
由於爨地下村距離北京市有90公里之遠,且大眾運輸的班次及少,來到爨底下村就像來到另一個與世隔絕的小村落,因此我們決定留宿一晚,從容的在村子裡溜搭,體驗中國的農家樂。
爨底下村是中國3A及的風景區,被評選為中國歷史文化的名村,而位在景區內的河西小院,是當時流傳下的傳統四合院,可體驗像古人一樣走在四合院內,睡在傳統木製窗櫺的房內,重回古早的中國生活。不過中國農家樂多數為私家經營,如同台灣的民宿,品質我實在拿捏不準,出發之前,特地搜遍中國各大旅遊網站螞蜂窩、貓途鷹、百度知道等等,才找到這家不是太貴,看起來簡單舒適的農家樂:河西小院。

四合院裡還留著文革時期的文宣
咱們的房間是面對四合院右邊數來的第一間,兩張單人床,稍硬,但還算整潔舒適。枕頭輩子都很齊全,房內還有電視可看,但我對電視沒啥興趣,倒是房間那片窗戶頗有興致,因為,那一正片的木頭窗戶,唯有中下方的那區塊有鑲上玻璃,其餘都是紙漿糊的,一搓就破呀!!!
雖然內心深處總有大陸尋奇或行腳節目作的心理準備,但當眼真真看到這些紙窗時,心裡仍不免起了疑慮,好在旅遊的興致之大,總能壓過任何情緒。
連門上的窗也是一搓就破!
「兩個鎖應該沒問題吧!?」
睡前躺在床上,嘴裡低喃著,最後還是把手機、錢包等貴重物品壓在枕頭下,才安心睡著。而事實證明,是我這個都市人多慮了,人財完好如初,相機配件一個也沒少!

四合院裡全是用餐的桌椅

農家樂,自然吃的是傳統爐灶煮出來的菜餚
午餐
村內的人不多,當地的觀光大多當日來回,逛逛附近後的景點後,就是找間餐館吃飯,另外像我們這種留宿的客人,便是跟著村子的作息生活,自然三餐少不得,因此住宿的地方通常一併經營餐廳,以提供住客和旅客的餐飲。
醋溜炒白菜
因為太餓,點了下飯又開胃的醋溜白菜。中國一般餐館裡的高麗菜、白菜都有醋溜口味的料理方式,但台灣卻只有眷村餐廳或是四川菜才吃得到,因此每當有醋溜的能點,都想來一份!

醋溜炒白菜 ¥18
雞蛋西紅柿
雞蛋西紅柿也是時常出現的菜色,就連台灣也是!不過每家的口味不同,有的喜歡加番茄醬多些酸甜滋味,有的則會添點醬油來點鹹香味,而這兒的味道就是西紅柿的自然酸味,與雞蛋滑嫩的口感搭在一起,還真是家常美味!

雞蛋西紅柿 ¥20
農家小炒肉
農家小炒肉的概念有點像客家小炒,就是將豬肉和不同的蔬菜炒在一塊兒,以醬油調味,一整盤充滿豬油的香氣與蔬菜清脆的口感!也是一道下飯的好菜!

農家小炒肉 ¥30
燕京啤酒
在北京就是要喝燕京啤酒!
吃飽後,就到村裡到處走走,看看歷史遺跡與制高點,欣賞夾在整個山谷間的村落!
延伸閱讀:
爨底下村|登高一覽清明古村探幽訪古(comming soon)
爨底下村|一線天、探《投名狀》電影場景
晚餐
因為中午那餐覺得好吃又便宜,因此決定就近解決,點些不同的菜色試試。這回點小蔥攤雞蛋、拌河菜、貼餅子、青菜豆腐湯,都是樸實簡單的菜色,但每道菜的份量與夠味都讓我好吃驚。
若吃飯吃的點有膩,來過北方的大餅絕對是最佳的選擇!北邊的氣候與水,構成了最佳製麵的元素!與台灣好食的蔥油餅不同,這種麵餅不加油酥,吃起來不油不酥(是在說廢話嘛我?),反倒麵粉單純香氣,讓帶著麥子純淨的味道在嘴裡發散,口感則是扎實而有嚼勁兒,配著攤雞蛋一塊吃,飽足感十足,根本是中國式最佳的療癒食物!
其中涼拌河菜,滿滿的一大盤,清脆爽口,葉菜軟嫩不咬口,而青菜豆腐湯更是好喝的不得了!豆腐表面粗糙,吃起來卻軟嫩而扎實,與在台灣吃到的味道大為不同,一整鍋湯看起來輕輕淡淡,卻充滿輕甜爽口的滋味,好吃好喝的讓我忍不住問大嬸這是怎麼煮的,她卻害羞的說,就青菜豆腐丟在一塊煮加點鹽巴囉!
看來大嬸是加了什麼獨門秘方吧!絕對不是一鍋把食材都丟進去就能煮出的味道,不然就是加了很多很多的味精(笑)
飽餐一頓後,本想夜遊村子,想不到時間一到大夥都睡了呀!店家關的關,只剩遊客稀稀落落的散落在餐館裡用餐。
喔對!忘了說,這裡一晚(雙人房)180元人民幣。
早晨的村子顯得特別清新,空氣佈滿山林的氣息,一眼望去,還有幾戶人家的煙囪,還留著昨夜殘留的炊煙,若有似無的冉冉升起。
「回北京在吃東西吧!早點到車站那去等,不然錯過了不知得等到何時!」
謹慎小心的個格這時特別明顯,早,為的是搭上第一班下山的公交,也得趕人都還沒醒之前去排隊,免得沒位子坐。
「原來村前有這麼大的說明石碑,還有個「爨」字!」
但石碑前的冷清依然顯得等車的咱們很傻,不知是不是真的太早,過了好一陣子才出現另一位旅人與我們一起等車,一分一秒過去,車未到,倒是出現一台私家車搖下車窗與我們打招呼。
「我帶你們到齋堂吧!正好要下山買菜呢!」原來是河西小院的大嬸。
突如其來的便車,一直都是旅程中最喜歡的驚喜。
大嬸把我們放在齋堂站後揚長而去,不久原本要搭下山的那班公交也將村子裡的人帶到了齋堂,應該是算好了吧!892公交隨後也到了!
好在要搭車的人不多,大多都是要去上學的年輕人,因此這回大夥都有的坐,一路一起搖搖晃晃,昏睡到蘋果園(北京地鐵1號線最西邊底站)。
至於這趟路程到底是怎麼來的呢!
可接著看:北京|爨底下村|交通方式、包車一日遊
或許你會感興趣(中國上網翻牆):
相關景點:
爨底下村|一線天,探訪《投名狀》電影場景
北京包車一日遊八達嶺長城明十三陵|該去的古蹟一個都不能少
爨底下村|細看400年前清明古村
Pingback: 北京旅遊|爨底下村二日遊|一線天、探《投名狀》電影場景 | it's my pleasure
Pingback: 北京近郊旅遊|爨底下村|探幽訪古穿梭400年前清明古村 | it's my pleasure
紙糊的窗子,想起小時候看陽麗花歌仔戲,想要偷聽偷看就用手指頭沾口水戳一個洞就可以了。北京乾燥的氣候才有辦法,台灣這麼潮溼,不用戳洞那紙窗戶自己就會壞掉了。
那些農家菜看起來好好吃
北方乾燥的氣候其實滿舒爽,但一開始看到那些窗戶還是不免擔憂呀~
農家菜都是很家常的料理,真的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