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拜訪知名的克林姆林宮,今天起了個早。前兩天路過紅場這麼幾次,好奇遙望著紅色高牆內的建築,今天終於能參訪這世界知名的觀光地標,或者說是常駐型電影景點。
簡單吃完早餐後便前往排隊購票入場,為的是避開觀光團體和人潮。沒想到有比我們更早的排隊人群,以及再次見識到大媽無所不用其極的插隊功力(笑。
克林姆林宮位於首都莫斯科,歷史悠久,經歷了各朝代時期的演變,衍伸出不同功能及樣貌的建築群。這裡也曾是沙皇的住所,直到蘇聯解體後,便成為俄羅斯聯邦的最高行政機關。於1955年開放參觀,而於1990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克里姆林宮國家大禮堂,一座位於宮內的現代建築。
龐大的建築群內分為教堂區域以及行政辦公區。雖然是開放觀光,但是城牆內三步一哨,五步一崗的衛兵駐守,仍帶有一絲軍政重地的緊繃氛圍。

行政大樓的威嚴和另一側的古典建築形成強烈的對比。
東正教是俄羅斯境內很重要的宗教信仰之一,俄羅斯東正教堂建築結構繁雜多樣,一般都經由拜占庭工匠在承建過程中,再加進了俄羅斯傳統木材結構的建築風格。
為了適應俄羅斯北方寒冷的氣候,教堂的穹頂部分都設計成渾圓無接縫式,外形酷似「洋蔥頭」的穹頂,用以抵抗北國嚴寒的天氣。原穹頂外披覆銅片或是鋁板,現在有部分則為鍍金的穹頂,增加莊嚴華麗的視覺感受,和歐洲許多哥德式尖塔教堂有著截然不同的氛圍。

右側為聖母安息主教座堂。
聖母安息主座教堂是一座東正教的教堂,位於克林姆林宮內的北側,從1547年到1896年,俄國歷代君主加冕儀式在此舉行。

聖母領報主教座堂。金色的穹頂在陽光下的輝煌。
聖母領報主座教堂—也為一東正教教堂,原本是沙皇家族的私人教堂。教堂建築規模較小,但金色的洋蔥頭搭配白色的建築外觀,卻極為華麗醒目,在晴朗的陽光下是最為搶眼的建築體。

伊凡大帝鐘樓,是克林姆林宮內最高的塔樓。
除了各教堂的華麗建築外,宮內也有展示許多古蹟文物,保留了各朝代的歷史軌跡,值得親自參訪(因為也辦法拍照。

華麗裝飾的巨型口徑火炮。
結束了克林姆林宮的參訪,我們沒有設定行程,便隨興地在市區內逛著。後來決定搭著地鐵,前往市郊探訪更多宏偉的建築。

莫斯科地鐵站的標示。
依前兩天的往例,下午又迎來一場豪邁的午後雷陣雨,幸好出站時,雨已經遠離。
我們抵達了莫斯科的太空博物館,這座場館是紀念太空人Yuri Gagarin首次登上太空20周年所建立,館內展示著美蘇太空競賽時期的裝備及飛行器,並紀念著無數豐碩成果。
這座建築物的樓層不多,但卻有著高達107米的鈦金屬火箭雕塑,從遠方就能看到宏偉閃亮的本體,極為搶眼。

莫斯科太空博物館。

鈦金屬的外牆在陽光下閃爍耀眼。
返回市區的地鐵上,我跟旅伴Wentine已經計畫好了明日的探險行程。
/
圖文/ Tien
/
延伸閱讀
Pingback: 莫斯科的週末日常|傳統市集和地下宮殿 | it's my pleasure
Pingback: 西伯利亞鐵路|第一天,逐漸遠離 | it's my pleasure
Pingback: 西伯利亞鐵路|第三天,怎能不愛旅行 | it's my pleas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