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美學, 食譜分享
Leave a Comment

想吃就吃,沒有什麼理由|出自台灣的原豆研製黑巧克力 CACAI CACAO

究竟要怎麼解釋,我今天吃巧克力配紅酒只是因為單純想吃?

好像說什麼大家都不信,就像以前還在公司上班,忽然心血來潮,穿了新洋裝,結果全辦公室的人都問我今天晚上要是不是要約會?問到後面,懶得解釋都說:「對啊!我要去約會。」其實不是,只是想穿而穿。

” 有時候就是這樣,想吃所以吃,
沒為什麼特別,
尤其是黑巧克力。”

 

我想起有人說,巧克力可以與紅酒搭,剛好家裡有紅酒與巧克力,所以就開了紅酒與巧克力,配著剛買的書,吃喝了起來。結果周看到,開頭就問我:「今天是什麼特別的日子嗎?」

「沒有啊!只是想試試這樣的搭配,感覺滿好的。」我說。

「那我也要。」

果然是我老公,了解他老婆會因為沒為什麼特別原因想吃就吃。
兩個人就這樣廢在沙發旁,沉浸在奇妙的味覺裡。

再繼續說之前,我得承認,以前只有在特別情況才會吃,因爲市面上的巧克力都是添加過多的糖分與調味,好吃歸好吃,對身體也是沒在客氣,所以吃得很節制。

但黑巧克力不同,黑巧克力就是純巧克力,不添加牛奶與其他調味,且糖份低,就算天天吃也不用太擔心造成身體負擔,而且吃黑巧克力,就像喝黑咖啡一樣,其中繁複而耐人尋味的滋味,非常值得細細品味。

而今天這個只是想吃而吃的下午,品嚐的巧克力是來自台灣的巧克力品牌CACAI CACAO,一個成分僅有可可原豆與少許糖的黑巧克力品牌。

CACAI CACAO

會認識CACAI CACAO 是因為一場「黑金派對」!

這場「派對」集結了台灣與國際上大大小小與巧克力相關的品牌,眾星雲集,如同一場巧克力嘉年華會,而CACAI CACAO也是裡頭的成員之一,更是帶著英國皇家學院巧克力大賽(Academy Of Chocolate , AOC)銀獎肯定光環的閃耀巨星

CACAI CACAO 是少數堅持使用單一產區原豆與手工古法研製的黑巧克力品牌,因為創辦人Vicky堅信,可可豆的精髓在於其自然富有的味道,如同紅酒的葡萄一樣,因為地域的氣候、土壤、水質而使酒體乘載著獨特風味,更因後續的釀造與製作過程而影響風味,因此使用單一產區的可可豆製作成,希望大家能用品嚐咖啡、紅酒一樣的樂趣,來品嚐黑巧克力。

因此堅持捨去不必要的元素,僅加入少量的糖提味,用原始與純粹的方式,呈現最接近大地與健康的黑巧克力,展現黑巧克力簡單卻無限延展的豐富層次。

在派對上,很幸運能見到品牌創辦人並與之對談,親耳聽見Vicky分享不同產區的黑巧克力的風味。雖然現場她的描述簡要,但聽得出,在她的巧克力世界裡,肯定有著三天三夜都說不完的故事。

目前品牌有來自三個不同產區的可可豆,分別是菲律賓Davao(達沃)、台灣Pingtong(屏東)與非洲坦尚尼亞Morogoro(莫羅戈羅),並依照不同豆子的特性,搭配不同種類的糖,製作成70%80%100%的單一產區黑巧克力

▲ 全新的包裝是特別與加拿大在台藝術家 James Hugh Gough 合作設計,針對每一款產區巧克力設計,透過靜態的插畫,展現豐富動感又有生命力的味覺享受。

金色漸層的筆觸與沉穩的暗系色調,讓包裝看起來非常有質感,厚實的紙質與燙金的品名貼紙,也凸顯品牌對細節的用心,第一眼就非常討喜。

下午吃的這款是非洲坦尚尼亞Morogoro 100%黑巧克力。

另有Morogoro 70% Coarse Cane Sugar粗磨黑巧克力的選項。

包裝手寫記錄著成分、可可豆的年份、烘焙溫度、時間等,而粗磨的意思是,保留可可豆原豆細細的顆粒質地,因此表面看得出有些許的顆粒感,好像相機ISO不小心開大太的樣子。

吃起來也明顯感覺得出,細細的顆粒,是我從未體驗過的口感。

打開包裝裡,有產區的介紹:

 

「Tanzania位於赤道以南、非洲東境,
全境40%為國家生態保育區,
可可樹吸收豐厚的原始大地精華,
在熱帶草原的養育下奔放成長,
終年長夏艷陽日照強烈,乾濕季分明輪替…..」

 

光用看的,就能想像那裡的樣子,有多麼迷人,想必這批可可豆肯定吸飽了滿滿的陽光精華與雨水滋養。

意想不到的味覺衝擊

至於味道如何呢?「純黑100%巧克力就算再厲害,也應該會苦的難以入口吧!?」一邊放進嘴裡一邊想,會不會像之前在品酒會上,主人端出最珍藏的威士忌,結果一群人都被濃濃的泥煤味給嚇跑。

「是酸的噎!」一種明顯的酸味在釋放出來,苦味倒是很曖昧,躲在酸味之後,要抿一抿才嚐得出,感覺很像濃縮了淺焙的哥倫比亞手沖咖啡的味道,帶著檸檬果酸與蘋果酸的味道,不像巧克力像風乾的去了糖的水果。

這麼說好像是!確實是在吃100%的可可果呀!(笑)

紅酒的部分,是我隨性從櫃子裡拿的,是來自智利的紅葡萄酒,堅果香氣十足,味道清新,後味的單寧感較重,與巧克力真的搭嗎?

輕輕放了一小塊在嘴裡,讓巧克力慢慢在嘴裡融化,然後才喝口紅酒,讓紅酒如催化劑加速巧克力融化的速度,也加快味道的釋放,但奇妙的事發生,本來的酸味竟然消失,好像吃葡萄吃到靠近籽子中間的地方,忽然從酸轉為甜,還出了些花香的味道。

難怪之前有人說,威士忌與巧克力兩個一起吃,會有玫瑰花的味道,起初我還以為是開玩笑,是喝太多出現的幻覺吧!這下我無話可說,絕對是信的。

嘗過100%的純可可,接著吃吃看來自台灣Pingtong 70%  的黑巧克力

還記得那時候在派對,Vicky讓我們試吃前說:「裡面有種熟悉的味道,可以猜猜是什麼?」

 

「跟著北緯22度一路橫越南台灣,經過城鎮、山林、鄉野、稻田……
濕熱的亞熱帶氣候,豐沃的土壤,
可可樹和檳榔、芭蕉、芒果、蓮霧、鳳梨
各種瓜果一起欣欣成長…..」

試吃時每一小口都如同珍寶,我小心翼翼地放進嘴裡,專注用力地開啟每個感官,舌頭輕輕的向上,讓黑色的小金磚在密合而溫熱的嘴中化開。

這次的苦味比較明顯,與印象中濃郁的巧克力比較接近,咦?怎麼有點焦糖的味道,巧克力化的越來越快,味道也越來越濃厚,後面是不是有些酸甜酸甜的味道?好香、好好吃呀!

「是不是加了….」還來不及說出口中的滋味,巧克力就吃完了。

「是加了黑糖唷!」Vicky說。

原來是黑糖呀! 之前去花蓮糖廠,曾親自看到黑糖製作的過程,黑糖不僅濃郁,還自帶熱帶花果味,單獨吃就很好吃,想不到加入巧克力中,兩者互相襯托,更把南台灣的熱情都給展現出來。

最好喝的熱巧克力

自從知道巧克力加入熱牛奶,就是超好喝的熱巧克力後,我再也不用粉泡的了!

CACAI CACAO的巧克力單吃就很好吃,但我還是忍不住替自己製作了一杯熱巧克力,因為我想,黑糖跟熱牛奶是好朋友,加了黑糖的黑巧克力跟牛奶一定再適合不過!

於是奢侈地掰下一塊,用刀子稍微切碎,讓巧克力快速融化。

攪拌均勻後,再放上綿密的奶泡,最後灑點巧克力點綴就完成了。

製作方式非常簡單,比例也很隨性,這次大約是抓15克巧克力對200ml的牛奶,當然可以依照每個人的喜好做調整。

很想用「喝過最好喝的巧克力」直接的做評論,但我想大家一定無法想像,那我就這麼說吧!

過去喝過的巧克力,多是濃郁豐厚的口感,好喝歸好喝,但喝不了幾口就容易膩,所以我從來沒辦法喝完一杯,且喝完後嘴裡總留下不舒服的感覺。

但用Pingtong 70%  Brown Sugar 黑巧克力泡出來的熱巧克力,口感較為清爽,在牛奶的中和下,本來帶著酸味的可可變得柔和許多,濃郁感則來自牛奶,喝起來是比較成熟的內斂味道,最棒的是,沒有過多的糖,熱量低,是最佳的療癒飲品。

最後,還有一款來自菲律賓 Davao 70% Coconut Sugar的黑巧克力,是CACAI CACAO的起源,也是獲得兩項國際大獎的得意之作,因為疫情的關係,原物料暫時無法進口台灣,而造成缺貨(照片為80%的包裝示意),以至於沒能有機會帶回家品嚐,只能憑藉著當天派對的記憶與大家分享,不過,聽說年前有到貨一批新的豆子,很快就能開放預購。

「亞洲第一個種植可可的國家,菲律賓可可之都-達沃…..
有海灣、火山,熱帶雨林、瀑布秘境豐富多元的自然環境,
連極瀕危全球最大鷹種都在此棲息….」

品嚐過前兩個產區再吃Davao 70% Coconut Sugar,我只能用太驚豔來形容它,也許是味覺被打開了,開始熟悉可可在舌尖作用的感覺,我這駑鈍的舌頭,竟然嚐出了龍眼乾的味道,就跟威士忌裡藏著蜜餞,吳寶村麵包會用桂圓當作食材一樣,實在太驚喜。

不僅如此,隨著巧克力在嘴裡的時間不同,味道也跟著不停的變化,有苦、甜、酸、蜜乾、煙燻、果香….太多太多,難怪Vicky堅持著純粹的黑巧克力,因為光是這樣,滋味就足以豐富,哪需要再用其他味道陪襯。

因為捨不得,在泡熱巧克力那天,我特地留下三分之一的台灣Pingtong 70% Brown Sugar,想說過幾天再來慢慢品嚐,但隔天我就忍不住,放了一塊在嘴裡,放縱的咬碎,讓巧克力直接在嘴裡爆開。

一般來說,這麼好的巧克力不該這樣吃,因為太奢侈,但吃的開心,心理滿足,這點奢侈,我花得起,而且一定要分享給大家都知道,讓大家一起都能享受這般從未體驗過的滋味。

 


CACAI CACAO 燺藝可可

電話/Tel:0905-465-106

Facebook:CACAI CACAO
Instagram:@cc_cc_chocolate
官網:http://www.cacaicacao.com/

 

發表迴響